中國經濟網5月30日訊(記者 韓璐)5月14日,第87屆中國國際醫(yī)療器械博覽會(下稱“CMEF”)在國家會展中心(上海)開幕。張家港長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(下稱“生安中心”)主任周蕾做客中國經濟網醫(yī)藥大咖談節(jié)目時表示,構筑防患于未然的生物安全防護體系,才能讓生活更便捷更安全。
生物安全領域 國家有著深遠布局
周蕾介紹,在生物安全方面,我國針對傳染病已經構建了完善的防控體系,該體系一直發(fā)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。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,在大公衛(wèi)體系的基礎上,逐漸在構建以新發(fā)、突發(fā)傳染病為代表的防控網絡。從科技的角度,周蕾表示,她理解的第一個核心關鍵詞是“防患于未然”:我們一定要在疫病沒有形成之前構建早發(fā)現、早處置的體系;另外一個要構建的是治理能力,從國家的政府層面,社會層面,一直到專業(yè)機構、科研院所的創(chuàng)新人員等,建立一體化、全鏈條的互動機制,為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的構建從方方面面貢獻力量。
科技支撐 全方位保障治理能力的構建
周蕾表示,生安中心作為地方政府發(fā)起設立的獨立法人事業(yè)單位,是順應國家需求的新型研發(fā)機構,著力于解決生物安全裝備效能評估相關的技術、原料、方法、設備創(chuàng)新等議題,也是權威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。生安中心的核心定位:一方面是服務于市場的創(chuàng)新主體,包括為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業(yè)、用戶進行生物安全裝備的效能評估;另外一方面是服務于政府,包括采購部門、需要能力構建的部門等,共同規(guī)范生物安全裝備的標準化使用、標準的制定等,使生物安全裝備能夠落實到某一個場景中形成治理能力??萍剂α恳劳屑夹g和裝備產品實現能力體現,形成相應的社會保障,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有科技、有評估、有產業(yè),生安中心希望從創(chuàng)新設計到產品的成形,再到為地方政府構建治理能力,全方位提供服務。
對于創(chuàng)新,周蕾介紹,將現有的成熟技術應用到生物安全相關的民用場所,既要求有專業(yè)的性能,又要求整個操作過程更為標準化自動化。生安中心在依托成熟的生物監(jiān)測技術基礎上,以不同場景對生物安全工作的需求進行創(chuàng)新:例如引入納米材料,讓檢測更加靈敏;引進新的器械、智能傳感裝置,讓裝備能夠更加標準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。